银保监会:2021年督促清退赔付消费者245亿元
时间 2022-03-16 11:02:38  来源:

      银保监会昨天(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银行业保险业深入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情况。

  2021年,银保监会系统共处理消费者投诉【进入黑猫投诉】51万件,指导化解纠纷11.47万件,督促清退、赔付金融消费者245亿元。此外还指导银行业降低自动取款机跨行取现手续费,大额异地取现费用降幅80%以上,向消费者让利40亿元。对银行保险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过程中的收费情况,加大了检查、处罚力度,并向全社会曝光了3批14个违规收费案例,近期还将通报第4批。

  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 郭武平:今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银行违规涉企收费专项治理,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银行业保险业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切实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升个人信息使用的规范性,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郭武平表示,今年银保监会还将出台《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明确金融消费者的八项权益。制定《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制度。

  银保监会今年重点纠正四类涉企违规收费

  对于涉企违规收费问题,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郭武平表示,银保监会今年将重点纠正四类涉企违规收费。

  郭武平介绍,近年来银行业保险业减费让利力度越来越大,违规收费问题大幅下降,但一些规避政策要求和不合理收费问题仍然存在。

  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 郭武平:一是假创新真收费。比如贷款本来不是银团贷款,但它组合了几家银行以银团贷款的名义收取银团贷款管理费,它就比其他贷款多收费了。二是不服务只收费。常见的财务顾问服务费,有些银行分支机构在贷款前实际上同是一个模板差不多的内容给企业,以这个名义收了一笔财务顾问费,实际上没有实际性服务。

  还有违规分段收费。比如抵押评估费,有些是由银行和客户协商分摊或者由银行承担的,但是转嫁给了企业。贷款申请完发放时有时候还会收一些费,加大了市场主体的负担。此外,还有多头收费。比如有些第三方机构包括大型互联网平台等导客引流收一笔费,然后保险公司收取信用保证保险费或者担保公司收一笔担保费,银行贷款再收一笔利息,多头收费,使得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非常高。

  郭武平表示,对于市场主体反映的与融资相关的收费乱象,银保监会将坚持推动减少收费和查处乱收费“两手抓”,针对具体服务项目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银保监会:严格规范金融产品营销宣传

  近年来各类互联网平台及理财投资产品层出不穷,还出现了一些机构邀请明星代言推广金融产品的现象,对此,银保监会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严格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

  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 郭武平:代言人特别是明星代言人,自身如果没有能力辨别代言产品的资质,也不了解产品的风险,这里面就极可能产生误导,出现过度宣传,包括承诺高额的回报等。

  为此,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的营销作出了明确规范,未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市场经营主体,不得开展与该金融业务相关的营销宣传活动;不得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进行营销宣传;不得对资产管理产品未来效果、收益或相关情况做出保证性承诺,不得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

  郭武平提醒,投资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也要多加小心,防范被误导。

  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 郭武平:一看机构是否取得相应的资质;二看产品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特别是你的风险承受能力;三看收益是否合理。有些收益非常高,到了8%、10%,这肯定是非常难实现预期收益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